1.物品是泛指能滿足人類需求的所有東西;商品是物品中經過買賣行為的東西。
2.買賣行為發生的處所為市場,市場為兩類:
(1)有形的市場:通常叫商店。
(2)無形的市場:如股票市場、保險市場,或者經由電腦網路也從事買賣行為。
3.以物易物的缺點:
(1)花費許多力氣和時間
(2)論斤論兩。
(3)需要找到願意交換的生產者。
4.歷史上曾被人類當做交易的媒介物,大致具備有幾種共同特色:
(1)普遍被人們接受。
(2)數量相當多
(3)不太會變質
(4)比較容易被細分
(5)可以儲藏
5.需靠這些原本就有限的交易媒介來交易,並不方便,最後發明了紙鈔,由政府以法令強制其具有價值,這就是當前通稱的貨幣。
6.如果社會上每一個人的貨幣數量都增加了,而社會上的商品並沒有增加,每一個人都把所有的貨幣拿出來買商品,就只會促使商品的價格上漲。
7.由於物價上升,沒有分到新增貨幣的人,以自己擁有的貨幣量所能買到的物品數量就會減少,生活福祉也會下降。
8.如何控制貨幣數量是非常重要的課題,這也是為何貨幣的發行要由政府負責的基本道理。
補充資料:
(一) 通貨膨脹(景氣過熱)
1.社會上一般物價水準長期持續上漲的一種經濟現象。
2.貨幣貶值、貨幣購買力減少,即俗稱錢變薄了。
3.貨幣增加量大於商品增加量。
4.導致商品價格上漲,物價水準(物價指數)提高。
5.將使物質生活水準下降,對人民生活產生衝擊,尤其是領固定薪水的人影響最大。貨幣價值降低,使得儲蓄下降,人民反而會去囤積土地、黃金等物品,整體社會大眾對貨幣價值失去信心,導致社會不安容易造成國際收支逆差。
(二) 通貨緊縮(景氣低迷)
1.社會上一般物價水準持續下跌的一種經濟現象。
2.貨幣增加量小於商品增加量。
3.貨幣升值,貨幣購買力增加,即俗稱錢變大了!
4.導致商品價格下跌,物價水準(物價指數)降低。
5.會造成物價愈來愈便宜,廠商甚至無利可圖,生產減少,甚至停止生產,結果會造成廠商倒閉、員工失業、就業率降低、失業率上升、利息降低長期下對進出口業的經濟發展皆不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