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國文學流變:自最遠古、最原始之口頭創作(勞動歌謠),歷經各個朝代,直至清末,以迄於民國,各類文體之發展、綿亙、沒落、變遷情況。
【說明】:
探討歷代各類文體演變情形暨重要作家之作品,以充分明瞭文學之多元因素,大致包括:
文學涵義、文學特性、文學思想、文學情感、文學想像、文學語言、文學背景、文學素材、文學類型、文學批評。以此為準,建立起對中國文學全面而完整的認識。
二、各類詩體(絕句、律詩、排律、古體詩、樂府詩、現代詩)、詞體(小令、中調、長調)、曲調(小令、散套、戲曲)形式之判定。
【說明】:
一首詩作,除了題材和意趣之外,最重要的即是其形式,倘能極為明顯地判定出是何種表現形式,必能進一步研析其章法、意境,找到一把洞悉文學堂奧鎖鑰。中國是一個「詩」的民
族,自來文學家都將文體的類型概分為:詩、散文、小說、戲劇四類,而「詩」絕對是其它各類文體之濫觴,民初國學大師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言及:「四言敝而有楚辭,楚辭敝而有五言,五言敝而有七言,古詩敝而有詞。」這就是針對詩、詞的文體發展而論的;能區分詩、詞、曲之不同型態,勢能掌握文學演變之源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