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考試】101年公務人員初等考試自100年11月15日起至24日受理報名

2011年1月30日 星期日

一上 Lesson seven

1.  short=not talltall=not short

2.  thin=not heavyheavy=not thin

3.  look at後面接名詞

4.  look後面接形容詞

5.  現在分詞前面必須有be動詞

6.  無聲字母e時,先去掉e,再加ing
例:come->coming   close->closing

7.  see指無意識或自然而然的看見,後面不接介系詞。
例:I see a book on the desk.

8.  look指將視線轉向某人或某物,後面常接介系詞at
例:Please look at your watch.

9.  watch指注意動態的人或物,後面不接介系詞。
例:Mary is watching TV.

10. 祈使句是向對方下達指令,做某動作。因此動詞只能用原形,不可用現在進行式。
例:Open the book, John.

第四節 第一款 地方立法機關


第三十三條(議員及代表之產生、任期、人數及就職規定)
直轄市議員、縣(市)議員、鄉(鎮、市)民代表分別由直轄市民、縣(市)民、鄉(鎮、市)民依法選舉之,任期四年,連選得連任   
直轄市議員、縣(市)議員、鄉(鎮、市)民代表名額,應參酌各該直轄市、縣(市)、鄉(鎮、市)財政、區域狀況,並依下列規定,於地方立法機關組織準則定之:   
一、直轄市議員總額:   
(一)區域議員名額:直轄市人口扣除原住民人口在二百萬人以下者,不得超過五十五人超過二百萬人者不得超過六十二人   
(二)原住民議員名額:有平地原住民人口在二千人以上者,應有平地原住民選出之議員名額;有山地原住民人口在二千人以上或改制前有山地鄉者,應有山地原住民選出之議員名額。   

二、縣(市)議員總額:   
(一)縣(市)人口在一萬人以下者,不得超過十一人
人口在二十萬人以下者,不得超過十九人
人口在四十萬人以下者,不得超過三十三人
人口在八十萬人以下者,不得超過四十三人
人口在一百六十萬人以下者,不得超過五十七人
人口超過一百六十萬人者,不得超過六十人   
(二)縣(市)有平地原住民人口一千五百人以上者,於前目總額內應有平地原住民選出之縣(市)議員名額。有山地鄉者,於前目總額內應有山地原住民選出之縣議員名額。有離島鄉且該鄉人口在二千五百人以上者,於前目總額內應有該鄉選出之縣議員名額。   

三、鄉(鎮、市)民代表總額:   
(一)鄉(鎮、市)人口在一千人以下者,不得超過五人
人口在一萬人以下者,不得超過七人
人口在五萬人以下者,不得超過十一人
人口在十五萬人以下者,不得超過十九人
人口超過十五萬人者,不得超過三十一人   
(二)鄉(鎮、市)有平地原住民人口在一千五百人以上者,於前目總額內應有平地原住民選出之鄉(鎮、市)民代表名額。   
直轄市議員由原住民選出者,以其行政區域內之原住民為選舉區,並得按平地原住民、山地原住民或在其行政區域內劃分選舉區。   
臺北市第十一屆議員選舉,其原住民選舉區之變更,應於第十屆議員任期屆滿之日六個月前公告,不受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第三十七條第一項但書規定之限制。   
各選舉區選出之直轄市議員、縣(市)議員、鄉(鎮、市)民代表名額達四人者,應有婦女當選名額一人;超過四人者,每增加四人增一人   
直轄市、縣(市)選出之山地原住民、平地原住民名額在四人以上者,應有婦女當選名額;超過四人者,每增加四人增一人。鄉(鎮、市)選出之平地原住民名額在四人以上者,應有婦女當選名額;超過四人者,每增加四人增一人   
依第一項選出之直轄市議員、縣(市)議員、鄉(鎮、市)民代表,應於上屆任期屆滿之日宣誓就職。該宣誓就職典禮分別由行政院、內政部、縣政府召集,並由議員、代表當選人互推一人主持之。其推選會議由曾任議員、代表之資深者主持之;年資相同者,由年長者主持之。

第三十四條(議會及代表會開會日數)
直轄市議會、縣(市)議會、鄉(鎮、市)民代表會會議,除每屆成立大會外,定期會每六個月開會一次,由議長、主席召集之,議長、主席如未依法召集時,由副議長、副主席召集之;副議長、副主席亦不依法召集時,由過半數議員、代表互推一人召集之。每次會期包括例假日或停會在內,依下列規定:   
一、直轄市議會不得超過七十日   
二、縣(市)議會議員總額四十人以下者,不得超過三十日
四十一人以上者不得超過四十日   
三、鄉(鎮、市)民代表會代表總額二十人以下者,不得超過十二日
二十一人以上者,不得超過十六日   
前項每年審議總預算之定期會,會期屆滿而議案尚未議畢或有其他必要時,得應直轄市長、縣(市)長、鄉(鎮、市)長之要求,或由議長、主席或議員、代表三分之一以上連署,提經大會決議延長會期。延長之會期,直轄市議會不得超過十日,縣(市)議會、鄉(鎮、市)民代表會不得超過五日,並不得作為質詢之用。   
直轄市議會、縣(市)議會、鄉(鎮、市)民代表會遇有下列情事之一時,得召集臨時會:   
一、直轄市長、縣(市)長、鄉(鎮、市)長之請求。   
二、議長、主席請求或議員、代表三分之一以上之請求   
三、有第三十九條第四項之情事時。   
*直轄市議會、縣(市)議會、鄉(鎮、市)民代表會對於直轄市政府、縣(市)政府、鄉(鎮、市)公所移送之覆議案,應於送達十五日內作成決議。如為休會期間,應於七日內召集臨時會,並於開議三日內作成決議。覆議案逾期未議決者,原決議失效。覆議時,如有出席議員、代表三分之二維持原議決案,直轄市政府、縣(市)政府、鄉(鎮、市)公所應即接受該決議。但有第四十條第五項或第四十三條第一項至第三項規定之情事者,不在此限。
前項臨時會之召開,議長、主席應於十日內為之,其會期包括例假日或停會在內,直轄市議會每次不得超過十日,每十二個月不得多於八次;縣(市)議會每次不得超過五日,每十二個月不得多於六次;鄉(鎮、市)民代表會每次不得超過三日,每十二個月不得多於五次。但有第三十九條第四項之情事時,不在此限。

第三十五條(直轄市議會之職權)
直轄市議會之職權如下:   
一、議決直轄市法規   
二、議決直轄市預算。   
三、議決直轄市特別稅課、臨時稅課及附加稅課。   
四、議決直轄市財產之處分。   
五、議決直轄市政府組織自治條例及所屬事業機構組織自治條例。   
六、議決直轄市政府提案事項。   
七、審議直轄市決算之審核報告。   
八、議決直轄市議員提案事項。   
九、接受人民請願。   
十、其他依法律賦予之職權。

第三十六條(縣(市)議會之職權)
縣(市)議會之職權如下:   
一、議決縣(市)規章   
二、議決縣(市)預算。   
三、議決縣(市)特別稅課、臨時稅課及附加稅課。   
四、議決縣(市)財產之處分。   
五、議決縣(市)政府組織自治條例及所屬事業機構組織自治條例。   
六、議決縣(市)政府提案事項。   
七、審議縣(市)決算之審核報告。   
八、議決縣(市)議員提案事項。   
九、接受人民請願。   
十、其他依法律或上級法規賦予之職權。

第三十七條(鄉(鎮、市)民代表會之職權)
鄉(鎮、市)民代表會之職權如下:   
一、議決鄉(鎮、市)規約   
二、議決鄉(鎮、市)預算。   
三、議決鄉(鎮、市)臨時稅課。   
四、議決鄉(鎮、市)財產之處分。   
五、議決鄉(鎮、市)公所組織自治條例及所屬事業機構組織自治條例。   
六、議決鄉(鎮、市)公所提案事項。   
七、審議鄉(鎮、市)決算報告。   
八、議決鄉(鎮、市)民代表提案事項。   
九、接受人民請願。   
十、其他依法律或上級法規、規章賦予之職權。

第三十八條(應執行議決及執行不當之處理)
直轄市政府、縣(市)政府、鄉(鎮、市)公所,對直轄市議會、縣(市)議會、鄉(鎮、市)民代表會之議決案應予執行,如延不執行或執行不當,直轄市議會、縣(市)議會、鄉(鎮、市)民代表會得請其說明理由,必要時得報請行政院、內政部、縣政府邀集各有關機關協商解決之。

第三十九條(議決案窒礙難行之處理及覆議時限、處理)
直轄市政府對第三十五條第一款至第六款及第十款之議決案,如認為窒礙難行時,應於該議決案送達直轄市政府三十日內,就窒礙難行部分敘明理由送請直轄市議會覆議。第八款及第九款之議決案,如執行有困難時,應敘明理由函復直轄市議會。   
縣(市)政府對第三十六條第一款至第六款及第十款之議決案,如認為窒礙難行時,應於該議決案送達縣(市)政府三十日內,就窒礙難行部分敘明理由送請縣(市)議會覆議。第八款及第九款之議決案,如執行有困難時,應敘明理由函復縣(市)議會。   
鄉(鎮、市)公所對第三十七條第一款至第六款及第十款之議決案,如認為窒礙難行時,應於該議決案送達鄉(鎮、市)公所三十日內,就窒礙難行部分敘明理由送請鄉(鎮、市)民代表會覆議。第八款及第九款之議決案,如執行有困難時,應敘明理由函復鄉(鎮、市)民代表會。   
直轄市議會、縣(市)議會、鄉(鎮、市)民代表會對於直轄市政府、縣(市)政府、鄉(鎮、市)公所移送之覆議案,應於送達十五日內作成決議。如為休會期間,應於七日內召集臨時會,並於開議三日內作成決議。覆議案逾期未議決者,原決議失效。覆議時,如有出席議員、代表三分之二維持原議決案,直轄市政府、縣(市)政府、鄉(鎮、市)公所應即接受該決議。但有第四十條第五項或第四十三條第一項至第三項規定之情事者,不在此限。   
直轄市、縣(市)、鄉(鎮、市)預算案之覆議案,如原決議失效,直轄市議會、縣(市)議會、鄉(鎮、市)民代表會應就直轄市政府、縣(市)政府、鄉(鎮、市)公所原提案重行議決,並不得再為相同之決議,各該行政機關亦不得再提覆議。

第四十條(總預算案)
直轄市總預算案,直轄市政府應於會計年度開始三個月前送達直轄市議會;
縣(市)、鄉(鎮、市)總預算案,縣(市)政府、鄉(鎮、市)公所應於會計年度開始二個月前送達縣(市)議會、鄉(鎮、市)民代表會。
直轄市議會、縣(市)議會、鄉(鎮、市)民代表會應於會計年度開始一個月前審議完成,並於會計年度開始十五日前由直轄市政府、縣(市)政府、鄉(鎮、市)公所發布之。   
直轄市議會、縣(市)議會、鄉(鎮、市)民代表會對於直轄市政府、縣(市)政府、鄉(鎮、市)公所所提預算案不得為增加支出之提議   
直轄市、縣(市)、鄉(鎮、市)總預算案,如不能依第一項規定期限審議完成時,其預算之執行,依下列規定為之:   
一、收入部分暫依上年度標準及實際發生數,覈實收入。   
二、支出部分:   
(一)新興資本支出及新增科目,須俟本年度預算完成審議程序後始得動支。   
(二)前目以外之科目得依已獲授權之原訂計畫或上年度執行數,覈實動支。   
三、履行其他法定義務之收支。   
四、因應前三款收支調度需要之債務舉借,覈實辦理。   
直轄市、縣(市)、鄉(鎮、市)總預算案在年度開始後三個月內未完成審議,直轄市政府、縣(市)政府、鄉(鎮、市)公所得就原提總預算案未審議完成部分,報請行政院、內政部、縣政府邀集各有關機關協商,於一個月內決定之;逾期未決定者,由邀集協商之機關逕為決定之。   
直轄市、縣(市)、鄉(鎮、市)總預算案經覆議後,仍維持原決議,或依前條第五項重行議決時,如對歲入、歲出之議決違反相關法律、基於法律授權之法規規定或逾越權限,或對維持政府施政所必須之經費、法律規定應負擔之經費及上年度已確定數額之繼續經費之刪除已造成窒礙難行時,準用前項之規定。

第四十條之一(新直轄市首年度預算之編制審議及執行方式)
改制後之首年度直轄市總預算案,應由改制後之直轄市政府於該年度一月三十一日之前送達改制後之直轄市議會,該直轄市議會應於送達後二個月內審議完成,並由該直轄市政府於審議完成日起十五日內發布之,不受前條第一項規定之限制。   
會計年度開始時,前項總預算案如未送達或審議通過,其預算之執行,依下列規定為之:   
一、收入部分依規定標準及實際發生數,覈實收入。   
二、支出部分,除新興資本支出外,其維持政府施政所必須之經費得按期分配後覈實動支。   
三、履行其他法定及契約義務之收支,覈實辦理。   
四、因應前三款收支調度需要之債務舉借,覈實辦理。   
前項收支,均應編入該首年度總預算案。

第四十一條(總預算案之審議)
直轄市、縣(市)、鄉(鎮、市)總預算案之審議,應注重歲出規模、預算餘絀、計畫績效、優先順序,其中歲入以擬變更或擬設定之收入為主,審議時應就來源別分別決定之;歲出以擬變更或擬設定之支出為主,審議時應就機關別、政事別及基金別分別決定之。   
法定預算附加條件或期限者,從其所定。但該條件或期限為法律、自治法規所不許者,不在此限。   
直轄市議會、縣(市)議會、鄉(鎮、市)民代表會就預算案所為之附帶決議,應由直轄市政府、縣(市)政府、鄉(鎮、市)公所參照法令辦理。

第四十二條(決算案)
直轄市、縣(市)決算案,應於會計年度結束後四個月內,提出於該管審計機關,審計機關應於決算送達後三個月內完成其審核,編造最終審定數額表,並提出決算審核報告於直轄市議會、縣(市)議會。總決算最終審定數額表,由審計機關送請直轄市、縣(市)政府公告。直轄市議會、縣(市)議會審議直轄市、縣(市)決算審核報告時,得邀請審計機關首長列席說明。   
鄉(鎮、市)決算報告應於會計年度結束後六個月內送達鄉(鎮、市)民代表會審議,並由鄉(鎮、市)公所公告。

第四十三條(決議事項無效之情形及處理)
直轄市議會議決自治事項與憲法、法律或基於法律授權之法規牴觸者無效;議決委辦事項與憲法、法律、中央法令牴觸者無效   
縣(市)議會議決自治事項與憲法、法律或基於法律授權之法規牴觸者無效;議決委辦事項與憲法、法律、中央法令牴觸者無效   
鄉(鎮、市)民代表會議決自治事項與憲法、法律、中央法規、縣規章牴觸者無效;議決委辦事項與憲法、法律、中央法令、縣規章、縣自治規則牴觸者無效   
前三項議決事項無效者,除總預算案應依第四十條第五項規定處理外,直轄市議會議決事項由行政院予以函告;縣(市)議會議決事項由中央各該主管機關予以函告;鄉(鎮、市)民代表會議決事項由縣政府予以函告。   
第一項至第三項議決自治事項與憲法、法律、中央法規、縣規章有無牴觸發生疑義時,得聲請司法院解釋之。

第四十四條(議長、主席之選舉及職掌)
直轄市議會、縣(市)議會置議長、副議長各一人,鄉(鎮、市)民代表會置主席、副主席各一人,由直轄市議員、縣(市)議員、鄉(鎮、市)民代表以無記名投票分別互選或罷免之。但就職未滿一年者,不得罷免   
議長、主席對外代表各該議會、代表會,對內綜理各該議會、代表會會務。

第四十五條(議長、主席之選舉規定)
直轄市議會、縣(市)議會議長、副議長,鄉(鎮、市)民代表會主席、副主席之選舉,應於議員、代表宣誓就職典禮後即時舉行,並應有議員、代表總額過半數之出席,以得票達出席總數之過半數者為當選。選舉結果無人當選時,應立即舉行第二次投票,以得票較多者為當選;得票相同者,以抽籤定之。補選時亦同。   
前項選舉,出席議員、代表人數不足時,應即訂定下一次選舉時間,並通知議員、代表。第三次舉行時,出席議員、代表已達議員、代表總額三分之一以上者,得以實到人數進行選舉,並均以得票較多者為當選;得票相同者,以抽籤定之。第二次及第三次選舉,均應於議員、代表宣誓就職當日舉行。   
議長、副議長、主席、副主席選出後,應即依宣誓條例規定宣誓就職。   
第一項選舉投票及前項宣誓就職,均由第三十三條第六項規定所推舉之主持人主持之。

第四十六條(議長、主席之罷免規定)
直轄市議會、縣(市)議會議長、副議長,鄉(鎮、市)民代表會主席、副主席之罷免,依下列之規定:   
一、罷免案應敘述理由,並有議員、代表總額三分之一以上之簽署,備具正、副本,分別向行政院、內政部、縣政府提出。   
二、行政院、內政部、縣政府應於收到前款罷免案後七日內將副本送達各該議會、代表會於五日內轉交被罷免人。被罷免人如有答辯,應於收到副本後七日內將答辯書送交行政院、內政部、縣政府,由其將罷免案及答辯書一併印送各議員、代表,逾期得將罷免案單獨印送。   
三、行政院、內政部、縣政府應於收到罷免案二十五日內,召集罷免投票會議,由出席議員、代表就同意罷免或不同意罷免,以無記名投票表決之   
四、罷免案應有議員、代表總額過半數之出席,及出席總數三分之二以上之同意罷免為通過。   
五、罷免案如經否決,於該被罷免人之任期內,不得對其再為罷免案之提出   前項第三款之罷免投票,罷免議長、主席時,由副議長、副主席擔任主席;罷免副議長、副主席時,由議長、主席擔任主席;議長、副議長、主席、副主席同時被罷免時,由出席議員、代表互推一人擔任主席。   
第一項罷免案,在未提會議前,得由原簽署人三分之二以上同意撤回之。提出會議後,應經原簽署人全體同意,並由主席徵詢全體出席議員、代表無異議後,始得撤回。

第四十七條(議長、主席之選舉罷免應於組織準則中定之)
除依前三條規定外,直轄市議會、縣(市)議會議長、副議長及鄉(鎮、市)民代表會主席、副主席之選舉罷免,應於直轄市議會、縣(市)議會、鄉(鎮、市)民代表會組織準則定之。

第四十八條(施政報告與質詢)
直轄市議會、縣(市)議會、鄉(鎮、市)民代表會定期會開會時,直轄市長、縣(市)長、鄉(鎮、市)長應提出施政報告;直轄市政府各一級單位主管及所屬一級機關首長、縣(市)政府、鄉(鎮、市)公所各一級單位主管及所屬機關首長,均應就主管業務提出報告。   
直轄市議員、縣(市)議員、鄉(鎮、市)民代表於議會、代表會定期會開會時,有向前項各該首長或單位主管,就其主管業務質詢之權;其質詢分為施政總質詢及業務質詢。業務質詢時,相關之業務主管應列席備詢。

第四十九條(邀請首長或主管列席說明)
直轄市議會、縣(市)議會、鄉(鎮、市)民代表會大會開會時,對特定事項有明瞭必要者,得邀請前條第一項各該首長或單位主管列席說明。   
直轄市議會、縣(市)議會委員會或鄉(鎮、市)民代表會小組開會時,對特定事項有明瞭必要者,得邀請各該直轄市長、縣(市)長、鄉(鎮、市)長以外之有關業務機關首長或單位主管列席說明。

第五十條(言論免責權及例外)
直轄市議會、縣(市)議會、鄉(鎮、市)民代表會開會時,直轄市議員、縣(市)議員、鄉(鎮、市)民代表對於有關會議事項所為之言論及表決,對外不負責任但就無關會議事項所為顯然違法之言論,不在此限

第五十一條(禁止逮捕或拘禁及例外)
直轄市議員、縣(市)議員、鄉(鎮、市)民代表除現行犯、通緝犯外,在會期內,非經直轄市議會、縣(市)議會、鄉(鎮、市)民代表會之同意,不得逮捕或拘禁。

第五十二條(費用支給項目及標準)
直轄市議員、縣(市)議員、鄉(鎮、市)民代表得支研究費等必要費用;在開會期間並得酌支出席費、交通費及膳食費   
違反第三十四條第四項規定召開之會議,不得依前項規定支領出席費、交通費及膳食費,或另訂項目名稱、標準支給費用。   
第一項各費用支給項目及標準,另以法律定之;非依法律不得自行增加其費用。

第五十三條(議員、代表不得兼任之職務)
直轄市議員、縣(市)議員、鄉(鎮、市)民代表,不得兼任其他公務員,公私立各級學校專任教師或其他民選公職人員,亦不得兼任各該直轄市政府、縣(市)政府、鄉(鎮、市)公所及其所屬機關、事業機關任何職務或名義。但法律、中央法規另有規定者,不在此限。   
直轄市議員、縣(市)議員、鄉(鎮、市)民代表當選人有前項不得任職情事者,應於就職前辭去原職,不辭去原職者,於就職時視同辭去原職,並由行政院、內政部、縣政府通知其服務機關解除其職務、職權或解聘。就職後有前項情事者,亦同。

第五十四條(組織準則之擬訂)
直轄市議會之組織,由內政部擬訂準則,報行政院核定;各直轄市議會應依準則擬訂組織自治條例,報行政院核定   
縣(市)議會之組織,由內政部擬訂準則,報行政院核定;各縣(市)議會應依準則擬訂組織自治條例,報內政部核定   
鄉(鎮、市)民代表會之組織,由內政部擬訂準則,報行政院核定;各鄉(鎮、市)民代表會應依準則擬訂組織自治條例,報縣政府核定   
新設之直轄市議會組織規程,由行政院定之;新設之縣(市)議會組織規程,由內政部定之;新設之鄉(鎮、市)民代表會組織規程,由縣政府定之   
直轄市議會、縣(市)議會、鄉(鎮、市)民代表會之組織準則、規程及組織自治條例,其有關考銓業務事項,不得牴觸中央考銓法規;各權責機關於核定後,應函送考試院備查。

2011年1月29日 星期六

第三節  自 治 法 規


第二十五條(自治法規)
直轄市、縣(市)、鄉(鎮、市)得就其自治事項或依法律及上級法規之授權,制定自治法規自治法規經地方立法機關通過,並由各該行政機關公布者,稱自治條例自治法規由地方行政機關訂定,並發布或下達者,稱自治規則

第二十六條(自治條例)
自治條例應分別冠以各該地方自治團體之名稱,在直轄市稱直轄市法規,在縣(市)稱縣(市)規章,在鄉(鎮、市)稱鄉(鎮、市)規約   
直轄市法規、縣(市)規章就違反地方自治事項之行政業務者,得規定處以罰鍰或其他種類之行政罰。但法律另有規定者,不在此限。其為罰鍰之處罰,逾期不繳納者,得依相關法律移送強制執行。   
前項罰鍰之處罰,最高以新臺幣十萬元為限;並得規定連續處罰之。其他行政罰之種類限於勒令停工、停止營業、吊扣執照或其他一定期限內限制或禁止為一定行為之不利處分。   
自治條例經各該地方立法機關議決後,如規定有罰則時,應分別報經行政院、中央各該主管機關核定後發布;其餘除法律或縣規章另有規定外,
直轄市法規發布後,應報中央各該主管機關轉行政院備查
縣(市)規章發布後,應報中央各該主管機關備查
鄉(鎮、市)規約發布後,應報縣政府備查

第二十七條(自治規則)
直轄市政府、縣(市)政府、鄉(鎮、市)公所就其自治事項,得依其法定職權或基於法律、自治條例之授權,訂定自治規則   
前項自治規則應分別冠以各該地方自治團體之名稱,並得依其性質,定名為規程、規則、細則、辦法、綱要、標準或準則。   
直轄市政府、縣(市)政府及鄉(鎮、市)公所訂定之自治規則,除法律或自治條例另有規定外,應於發布後依下列規定分別函報有關機關備查:   
一、其屬法律授權訂定者,函報各該法律所定中央主管機關備查   
二、其屬依法定職權或自治條例授權訂定者分別函送上級政府及各該地方立法機關備查或查照

第二十八條(以自治條例訂定之事項)
下列事項以自治條例定之:   
一、法律或自治條例規定應經地方立法機關議決者   
二、創設、剝奪或限制地方自治團體居民之權利義務者   
三、關於地方自治團體及所營事業機構之組織者   
四、其他重要事項,經地方立法機關議決應以自治條例定之者

第二十九條(委辦規則之訂定)
直轄市政府、縣(市)政府、鄉(鎮、市)公所為辦理上級機關委辦事項,得依其法定職權或基於法律、中央法規之授權,訂定委辦規則   
委辦規則應函報委辦機關核定後發布之;其名稱準用自治規則之規定

第三十條(地方行政規則之效力)
自治條例與憲法、法律或基於法律授權之法規或上級自治團體自治條例牴觸者,無效   
分別由行政院、中央各該主管機關、縣政府予以函告
自治規則與憲法、法律、基於法律授權之法規、上級自治團體自治條例或該自治團體自治條例牴觸者,無效
分別由行政院、中央各該主管機關、縣政府予以函告  
委辦規則與憲法、法律、中央法令牴觸者,無效
由委辦機關予以函告無效  
第一項及第二項發生牴觸無效者,分別由行政院、中央各該主管機關、縣政府予以函告
第三項發生牴觸無效者,由委辦機關予以函告無效   
自治法規與憲法、法律、基於法律授權之法規、上級自治團體自治條例或該自治團體自治條例有無牴觸發生疑義時,得聲請司法院解釋之

第三十一條(自律規則之訂定、發布及效力)
地方立法機關得訂定自律規則   
自律規則除法律或自治條例另有規定外,由各該立法機關發布,並報各該上級政府備查   
自律規則與憲法、法律、中央法規或上級自治法規牴觸者,無效

第三十二條(地方行政規則之發布程序與生效條件)
自治條例經地方立法機關議決後,函送各該地方行政機關,地方行政機關收到後,除法律另有規定,或依第三十九條規定提起覆議、第四十三條規定報請上級政府予以函告無效或聲請司法院解釋者外,應於三十日內公布   
自治法規、委辦規則依規定應經其他機關核定者,應於核定文送達各該地方行政機關三十日內公布或發布   
自治法規、委辦規則須經上級政府或委辦機關核定者,核定機關應於一個月內為核定與否之決定;逾期視為核定由函報機關逕行公布或發布。但因內容複雜、關係重大,須較長時間之審查,經核定機關具明理由函告延長核定期限者,不在此限。   
自治法規、委辦規則自公布或發布之日起算至第三日起發生效力。但特定有施行日期者,自該特定日起發生效力   
第一項及第二項自治法規、委辦規則,地方行政機關未依規定期限公布或發布者,該自治法規、委辦規則自期限屆滿之日起算至第三日起發生效力,並由地方立法機關代為發布。但經上級政府或委辦機關核定者,由核定機關代為發布。
                                  

2011年1月28日 星期五

第二節  自 治 事 項


第十八條(直轄市自治事項)
下列各款為直轄市自治事項:   
一、關於組織及行政管理事項如下:   
(一)直轄市公職人員選舉、罷免之實施。   
(二)直轄市組織之設立及管理。   
(三)直轄市戶籍行政。   
(四)直轄市土地行政。   
(五)直轄市新聞行政。   
二、關於財政事項如下:   
(一)直轄市財務收支及管理。   
(二)直轄市稅捐。   
(三)直轄市公共債務。   
(四)直轄市財產之經營及處分。   
三、關於社會服務事項如下:   
(一)直轄市社會福利。   
(二)直轄市公益慈善事業及社會救助。   
(三)直轄市人民團體之輔導。   
(四)直轄市宗教輔導。   
(五)直轄市殯葬設施之設置及管理。   
(六)直轄市調解業務。   
四、關於教育文化及體育事項如下:   
(一)直轄市學前教育、各級學校教育及社會教育之興辦及管理。   
(二)直轄市藝文活動。   
(三)直轄市體育活動。   
(四)直轄市文化資產保存。   
(五)直轄市禮儀民俗及文獻。   
(六)直轄市社會教育、體育與文化機構之設置、營運及管理。   
五、關於勞工行政事項如下:   
(一)直轄市勞資關係。   
(二)直轄市勞工安全衛生。   
六、關於都市計畫及營建事項如下:   
(一)直轄市都市計畫之擬定、審議及執行。   
(二)直轄市建築管理。   
(三)直轄市住宅業務。   
(四)直轄市下水道建設及管理。   
(五)直轄市公園綠地之設立及管理。   
(六)直轄市營建廢棄土之處理。   
七、關於經濟服務事項如下:   
(一)直轄市農、林、漁、牧業之輔導及管理。   
(二)直轄市自然保育。   
(三)直轄市工商輔導及管理。   
(四)直轄市消費者保護。   
八、關於水利事項如下:   
(一)直轄市河川整治及管理。   
(二)直轄市集水區保育及管理。   
(三)直轄市防洪排水設施興建管理。   
(四)直轄市水資源基本資料調查。   
九、關於衛生及環境保護事項如下:   
(一)直轄市衛生管理。   
(二)直轄市環境保護。   
十、關於交通及觀光事項如下:   
(一)直轄市道路之規劃、建設及管理。   
(二)直轄市交通之規劃、營運及管理。   
(三)直轄市觀光事業。   
十一、關於公共安全事項如下:   
(一)直轄市警政、警衛之實施。   
(二)直轄市災害防救之規劃及執行。   
(三)直轄市民防之實施。   
十二、關於事業之經營及管理事項如下:   
(一)直轄市合作事業。   
(二)直轄市公用及公營事業。   
(三)與其他地方自治團體合辦之事業。   
十三、其他依法律賦予之事項。

第十九條(縣(市)自治事項)
下列各款為縣(市)自治事項:   
一、關於組織及行政管理事項如下:   
(一)縣(市)公職人員選舉、罷免之實施。   
(二)縣(市)組織之設立及管理。   
(三)縣(市)戶籍行政。   
(四)縣(市)土地行政。   
(五)縣(市)新聞行政。   
二、關於財政事項如下:   
(一)縣(市)財務收支及管理。   
(二)縣(市)稅捐。   
(三)縣(市)公共債務。   
(四)縣(市)財產之經營及處分。   
三、關於社會服務事項如下:   
(一)縣(市)社會福利。   
(二)縣(市)公益慈善事業及社會救助。   
(三)縣(市)人民團體之輔導。   
(四)縣(市)宗教輔導。   
(五)縣(市)殯葬設施之設置及管理。   
(六)市調解業務。   
四、關於教育文化及體育事項如下:   
(一)縣(市)學前教育、各級學校教育及社會教育之興辦及管理。   
(二)縣(市)藝文活動。   
(三)縣(市)體育活動。   
(四)縣(市)文化資產保存。   
(五)縣(市)禮儀民俗及文獻。   
(六)縣(市)社會教育、體育與文化機構之設置、營運及管理。   
五、關於勞工行政事項如下:   
(一)縣(市)勞資關係。   
(二)縣(市)勞工安全衛生。   
六、關於都市計畫及營建事項如下:   
(一)縣(市)都市計畫之擬定、審議及執行。   
(二)縣(市)建築管理。   
(三)縣(市)住宅業務。   
(四)縣(市)下水道建設及管理。   
(五)縣(市)公園綠地之設立及管理。   
(六)縣(市)營建廢棄土之處理。   
七、關於經濟服務事項如下:   
(一)縣(市)農、林、漁、牧業之輔導及管理。   
(二)縣(市)自然保育。   
(三)縣(市)工商輔導及管理。   
(四)縣(市)消費者保護。   
八、關於水利事項如下:   
(一)縣(市)河川整治及管理。   
(二)縣(市)集水區保育及管理。   
(三)縣(市)防洪排水設施興建管理。   
(四)縣(市)水資源基本資料調查。  
九、關於衛生及環境保護事項如下:   
(一)縣(市)衛生管理。   
(二)縣(市)環境保護。   
十、關於交通及觀光事項如下:   
(一)縣(市)管道路之規劃、建設及管理。   
(二)縣(市)交通之規劃、營運及管理。   
(三)縣(市)觀光事業。   
十一、關於公共安全事項如下:   
(一)縣(市)警衛之實施。   
(二)縣(市)災害防救之規劃及執行。   
(三)縣(市)民防之實施。   
十二、關於事業之經營及管理事項如下:   
(一)縣(市)合作事業。   
(二)縣(市)公用及公營事業。   
(三)縣(市)公共造產事業。   
(四)與其他地方自治團體合辦之事業。   
十三、其他依法律賦予之事項。

第二十條(鄉(鎮、市)自治事項)
下列各款為鄉(鎮、市)自治事項:   
一、關於組織及行政管理事項如下:   
(一)鄉(鎮、市)公職人員選舉、罷免之實施。   
(二)鄉(鎮、市)組織之設立及管理。   
(三)鄉(鎮、市)新聞行政。   
二、關於財政事項如下:   
(一)鄉(鎮、市)財務收支及管理。   
(二)鄉(鎮、市)稅捐。   
(三)鄉(鎮、市)公共債務。   
(四)鄉(鎮、市)財產之經營及處分。   
三、關於社會服務事項如下:   
(一)鄉(鎮、市)社會福利。   
(二)鄉(鎮、市)公益慈善事業及社會救助。   
(三)鄉(鎮、市)殯葬設施之設置及管理。   
(四)鄉(鎮、市)調解業務。   
四、關於教育文化及體育事項如下:   
(一)鄉(鎮、市)社會教育之興辦及管理。   
(二)鄉(鎮、市)藝文活動。   
(三)鄉(鎮、市)體育活動。   
(四)鄉(鎮、市)禮儀民俗及文獻。   
(五)鄉(鎮、市)社會教育、體育與文化機構之設置、營運及管理。   
五、關於環境衛生事項如下:鄉(鎮、市)廢棄物清除及處理。   
六、關於營建、交通及觀光事項如下:   
(一)鄉(鎮、市)道路之建設及管理。   
(二)鄉(鎮、市)公園綠地之設立及管理。   
(三)鄉(鎮、市)交通之規劃、營運及管理。   
(四)鄉(鎮、市)觀光事業。   
七、關於公共安全事項如下:   
(一)鄉(鎮、市)災害防救之規劃及執行。   
(二)鄉(鎮、市)民防之實施。   
八、關於事業之經營及管理事項如下:   
(一)鄉(鎮、市)公用及公營事業。   
(二)鄉(鎮、市)公共造產事業。   
(三)與其他地方自治團體合辦之事業。   
九、其他依法律賦予之事項。

第二十一條(跨區域事務之辦理)
地方自治事項涉及跨直轄市、縣(市)、鄉(鎮、市)區域時,由各該地方自治團體協商辦理;必要時,由共同上級業務主管機關協調各相關地方自治團體共同辦理或指定其中一地方自治團體限期辦理。

第二十二條(涉及權限事項之辦理)
第十八條至第二十條之自治事項,涉及中央及相關地方自治團體之權限者,由內政部會商相關機關擬訂施行綱要,報行政院核定。

第二十三條(執行自治事項並負責)
直轄市、縣(市)、鄉(鎮、市)對各該自治事項,應全力執行,並依法負其責任。

第二十四條(地方自治團體合辦事業之規範)
直轄市、縣(市)、鄉(鎮、市)與其他直轄市、縣(市)、鄉(鎮、市)合辦之事業,經有關直轄市議會、縣(市)議會、鄉(鎮、市)民代表會通過後,得設組織經營之。   
前項合辦事業涉及直轄市議會、縣(市)議會、鄉(鎮、市)民代表會職權事項者,得由有關直轄市議會、縣(市)議會、鄉(鎮、市)民代表會約定之議會或代表會決定之。

第二十四條之一(區域合作組織之成立)
直轄市、縣(市)、鄉(鎮、市)為處理跨區域自治事務、促進區域資源之利用或增進區域居民之福祉,得與其他直轄市、縣(市)、鄉(鎮、市)成立區域合作組織、訂定協議、行政契約或以其他方式合作,並報共同上級業務主管機關備查。   
前項情形涉及直轄市議會、縣(市)議會、鄉(鎮、市)民代表會職權者,應經各該直轄市議會、縣(市)議會、鄉(鎮、市)民代表會同意。   
第一項情形涉及管轄權限之移轉或調整者,直轄市、縣(市)、鄉(鎮、市)應制(訂)定、修正各該自治法規。   
共同上級業務主管機關對於直轄市、縣(市)、鄉(鎮、市)所提跨區域之建設計畫或第一項跨區域合作事項,應優先給予補助或其他必要之協助。

第二十四條之二(訂定行政契約應記載之內容)
直轄市、縣(市)、鄉(鎮、市)與其他直轄市、縣(市)、鄉(鎮、市)依前條第一項規定訂定行政契約時,應視事務之性質,載明下列事項:   
一、訂定行政契約之團體或機關。   
二、合作之事項及方法。   
三、費用之分攤原則。   
四、合作之期間。   
五、契約之生效要件及時點。   
六、違約之處理方式。   
七、其他涉及相互間權利義務之事項。

第二十四條之三(依約定履行義務)
直轄市、縣(市)、鄉(鎮、市)應依約定履行其義務;遇有爭議時,得報請共同上級業務主管機關協調或依司法程序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