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人捉刀:倩,請;捉刀,意指拿筆代寫文章,因為古代以刀削竹簡,而把文字刻在竹簡上。比喻請人代作文章。
一鳴驚人:比喻平時默默無聞,潛藏才華,一旦有機會施展時,果真令人驚訝、佩服。與「庸庸碌碌、沒沒(默默)無聞」相反。
暮鼓晨鐘:佛寺中敲鐘擊鼓以報時。原表示日子一天一天過去了,今用以比喻使人覺悟的言論;亦作「晨鐘暮鼓」。意近「當頭棒喝ㄏㄜˋ」。
大放厥ㄐㄩㄝˊ詞:指發表誇張的言詞。
邯ㄏㄢˊ鄲ㄉㄢ學步:比喻學人不成,反而失去本來的面目。(典故:壽陵少年學邯鄲人走路,他不但沒有學成,反而連自己原來的步法也忘了,結果只好爬著回去)
迴腸盪氣:形容文章或音樂感人至深,又作「盪氣迴腸」。
兩腳書櫥ㄔㄨˊ:比喻讀書多卻不知善加運用的書呆子。有反諷之意。
名落孫山:指考試或選拔未被錄取。
老嫗ㄩˋ能解:嫗,老婦人;形容詩文的淺顯易懂。
晨昏定省:子女侍奉父母的日常儀節。
按圖索驥ㄐㄧˋ:索,尋找;(1)比喻做事拘泥成法,不知靈活變通(2)比喻循著線索去尋找事物。
拾人牙慧:抄襲別人的語言文字。
趨ㄑㄩ庭之教:原指孔鯉快步穿過庭院時,孔子教兒子孔鯉學詩學禮的故事。今形容「父親對子女的教導」。
春風化雨:老師的教導,如和暖的春風吹拂,如及時的雨水潤化萬物。比喻完善的教化,使人潛移默化。
不落窠ㄎㄜ臼ㄐㄧㄡˋ:比喻不落俗套,有獨創風格。
拋ㄆㄠ磚引玉:比喻先以自己粗陋的見解或行動來引發別人美好的言論或行為。謙稱自己率先做事。
渾ㄏㄨㄣˊ渾噩ㄜˋ噩:渾渾,渾厚的樣子;噩噩,嚴正的樣子;句謂人渾樸天真,嚴肅敦厚。今用以形容人糊里糊塗,或對事物無所用心的樣子。
絲絲入扣:原指紡織技術熟練有素,每條細線都從扣齒間穿過,合度緊扣。
今多用來比喻詩文寫作或藝術表演的準確合度、周密細膩。
鳳毛麟角:鳳凰的羽毛、麒麟的角。比喻稀罕珍貴的人、物。與「吉光片羽」、「屈指可數」、「寥若晨星」義近。
鞭辟ㄅㄧˋ入裡:鞭,鞭策;辟,透徹。鞭策剖析到最深層,指做學問自我督策,深入精微研究。後多以之形容言辭或文章說理深刻、透徹。
擲地有聲:形容文辭巧妙華美、說話音韻鏗ㄎㄥ鏘ㄑ一ㄤ有致。
疊床架屋:比喻一切措施,如說話、作文、設施制度等,重複其事,全無創建發明。「屋下架屋」、「床上施床」亦同。
三更ㄍㄥ燈火五更雞:古時一夜分為五更,三更指晚上十一點到凌晨一點,五更指凌晨三點到五點。句謂三更時,燈火還亮著尚未入睡,到了五更雞鳴時候便又起床。形容讀書人勤奮苦讀,晚睡早起。
鸚ㄧㄥ鵡ㄨˇ學舌:鸚鵡學人說話;比喻別人怎麼說,自己也怎麼說,沒有自己的見解。也就是「人云亦云」。
絃ㄒㄧㄢˊ歌不輟ㄔㄨㄛˋ:絃歌,本指用絃樂器伴奏而吟詠,泛指讀書、教學活動或禮樂教化。輟,停止。句謂讀書的聲音不停;比喻(1)講習、教學活動沒有間斷(2)學風很盛。
不脛ㄐㄧㄥˋ而走:脛,小腿。「不脛而走」指沒有腿也能去。比喻事物不用推廣,也能迅速傳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