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考試】101年公務人員初等考試自100年11月15日起至24日受理報名

2011年9月16日 星期五

第 三 節 意思表示

  86                
表意人無欲為其意思表示所拘束之意,而為意思表示者,其意思表示,不因之無效(有效)。但其情形為相對人所明知者,不在此限。
87                
表意人與相對人通謀而為虛偽意思表示者,其意思表示無效。但不得以其無效對抗善意第三人。
虛偽意思表示,隱藏他項法律行為者,適用關於該項法律行為之規定。
88                
意思表示之內容有錯誤,或表意人若知其事情即不為意思表示者,表意人得將其意思表示撤銷之。但以其錯誤或不知事情,非由表意人自己之過失者為限。
當事人之資格或物之性質,若交易上認為重要者,其錯誤,視為意思表示內容之錯誤。
89                
意思表示,因傳達人或傳達機關傳達不實者,得比照前條之規定撤銷之。
90                
前二條之撤銷權,自意思表示後,經過一年而消滅
91                
依第八十八條及第八十九條之規定撤銷意思表示時,表意人對於信其意思表示為有效而受損害之相對人或第三人,應負賠償責任。但其撤銷之原因,受害人明知或可得而知者,不在此限。
92                
因被詐欺或被脅迫而為意思表示者,表意人得撤銷其意思表示。但詐欺係由第三人所為者,以相對人明知其事實或可得而知者為限,始得撤銷之。
被詐欺而為之意思表示,其撤銷不得以之對抗善意第三人。
93                
前條之撤銷,應於發見詐欺或脅迫終止後,一年內為之。但自意思表示後,經過十年,不得撤銷。
94                
對話人為意思表示者,其意思表示,以相對人了解時,發生效力。
95                
非對話而為意思表示者,其意思表示,以通知達到相對人時,發生效力。
但撤回之通知,同時或先時到達者,不在此限
※表意人於發出通知後死亡或喪失行為能力或其行為能力受限制者,其意思表示,不因之失其效力(有效)
96                
向無行為能力人或限制行為能力人為意思表示者,以其通知達到其法定代理人時,發生效力。
97                
表意人非因自己之過失,不知相對人之姓名、居所者,得依民事訴訟法公示送達之規定,以公示送達為意思表示之通知。
98                
解釋意思表示,應探求當事人之真意,不得拘泥於所用之辭句。
      條件及期限
99                
停止條件之法律行為,於條件成就時,發生效力
解除條件之法律行為,於條件成就時,失其效力
依當事人之特約,使條件成就之效果,不於條件成就之時發生者,依其特約。
100              
附條件之法律行為當事人,於條件成否未定前,若有損害相對人因條件成就所應得利益之行為者,負賠償損害之責任。
101              
因條件成就而受不利益之當事人,如以不正當行為阻其條件之成就者,視為條件已成就。
因條件成就而受利益之當事人,如以不正當行為促其條件之成就者,視為條件不成就。
102              
附始期之法律行為,於期限屆至時,發生效力。
附終期之法律行為,於期限屆滿時,失其效力。
第一百條之規定,於前二項情形準用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